增长核算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OECD增长核算框架和投入产出表,对2002—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来源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从资本投入看,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
从国民经济核算和增长核算两个层面测算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看,金融业增加值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
本文使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对1979-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1979-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计......
计量经济学有关净出口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性质的已有研究,本质上是从国民收入核算语境中需求一侧展开的且被定义为经典的线性关系......
土地资源的分配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
本文利用索罗余值法,以我国1990年至2015年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济增长中的增长要素,并对各增长源泉的贡献情况进行估......
与基于典型企业模型的增长核算不同,企业生产率动态研究把重点放在异质性企业在政策或市场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动态演化对总量生产率......
本文通过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对成都市六个县(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的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文章运用《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遵循理论方法测算1980-2018年间中国经济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然后采用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
选取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估计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对医疗保健......
我国传统的TFP的增长核算办法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TFP增长的估计是有偏的.在传统生产函数中引入能源消费作为环境排放的......
期刊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成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要素积累等三大部分。深圳市工业在200......
采用经济计量学的核算方法对中国建国以来的主要经济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着重于区域间的比较,估算出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
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有代表性的特征城市,并对其经济增长中土地要素的贡献及作用趋势进行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贡献率及其趋势与......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后,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变缓,下行压力增大,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研究一......
经济的持续增长依赖于教育所提供的智力支持,本文利用Klenow and Rodriguez-Clare发展的核算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在经济领......
<正> 1999年第一期《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一篇文章,名为《大衰退经济学的回潮》(以下简称......
生产率表征的是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指所有可观测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以索洛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为基础,衍生......
文章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中国酒店业增长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鉴于生产函数中要素投入自变量之间存在的多......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 T......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测度过去30多年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79—2013年GDP年均9.8%的增长中,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均收入增长显著,达到了历史水平的高峰。然而,世界各国的增长率和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为理解这些皇别,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摆脱了过去工业发展十分落后的面貌,但我国过去过于追求工业增长速度,忽视了工业增长......
储蓄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所积累的财富的集合。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储蓄则是指经济主体为未来的效用而进行资产配置的行为。与此同......
通过对索洛增长核算方程的修正可以知道人口、资源环境、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结合这五个因素选......
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加入环境变量,对重庆市1998-2012年的工业经济进行增长核算,探究包含资本、......
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截然不同。短期内,房地产能够通过拉动房地产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投资,并且为地方政府筹集资......
利用1978-2015年贵州省各市州数据测算各市州的资本存量,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贵州各市州进行经济增长核算,并以此对地区差异......
文章首先利用增长核算的基准框架找寻中国经济减速的直接原因,测算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利用Ordered Logistic方法......
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分解为代表普遍技术进步的技术效应和要素流动配置的结构效应。本文利用中国宏观及产业数据,在增长核算基......
本文分析了财政收入增长和税收增长超GDP增长的原因,其主要结论为:从1994~2011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6%,税收收入对财政收......
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方法产生了持续的高增长。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为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
传统的增长核算方法建立在封闭经济框架下,主要关注的是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忽略了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事实上贸易条件改善......
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增长核算分析框架,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权......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投入。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在2000年以后突出表现出来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考虑了实际GDP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导致中国近几年来的实际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建立......
技术进步常常物化在新资本品中,而Solow提出的增长核算难以体现这一点。本文通过DEA方法测算了1981—2011年主要的28个国家的全要......
本文旨在测算1952—2006年制度变迁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在长期中,加入制度变迁时间趋势因素的C-D函数表明,资本、劳......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流动和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贡献多大,鲜有连续性的......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
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用增长核算法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进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体现出较为显著的赶......
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间年增长率都超过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
土地资源的分配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大大提高了农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本文采用指数方法,从经济增长中......